金拉霸网站(中国)官方网站金拉霸

新能源物流车打开新蓝海
2020-12-18 09:23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总质量4500千克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快推动城市建成区新增物流配送轻型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并结合当地实际,对于符合标准的新能源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

华创证券指出,对物流企业来说,电动物流车相对燃油物流车不仅具备显著的运营成本优势,还可享受在进城、路权、优先上牌和免购置税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企业布局新能源物流车,可避免此前传统物流车市区内被限制进入的尴尬局面,全面提升物流效率,实现智慧物流。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计,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动物流车潜在的空间有望达到300万辆。

为了响应国内的环保政策,绿色物流也成为了现在流行的概念,新能源物流车已成为城市物流配送行业的下一个发展风口。

不小的天然优势

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从事物流行业的司机小哥开始“尝鲜”使用新能源物流车。原因很简单,除了蓝牌与绿牌的通行权不同,在用车成本上,新能源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还有着不小的天然优势。

以开瑞新能源旗下第二代智慧物流车海豚EV为例,海豚EV是全国首款航空铝材全铝物流车,整车减重200kg,搭配先进的能量管理系统,相比同级别车辆电耗下降20%,百公里电耗仅17.8度,按照国家电网充电桩一度电费用1.8元计算,每公里行驶费用只需0.19元。如果居家使用民用电慢充,每公里费用更是低至0.1元!相反,同等级的传统燃油物流车百公里油耗往往在10L左右,以目前油价计算,每公里行驶费用约为0.6元,高出海豚EV数倍。

另外,新能源车在维修成本上也远低于燃油车,加之节能环保备受国家重视推广,还可享受一些优惠通行(运营)补贴政策,如免停车费、过桥费,充电补助等,使得海豚EV综合使用成本更低。长期下来,可为司机小哥节省下不菲的投入成本。

逐渐打开的应用市场

不过,从目前新能源物流车的流向来看,其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政策支持力度大,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一线城市。不过随着深圳等市场逐渐饱和,产业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今年下半年,上汽大通MAXUS旗下的纯电智能物流专家EV30市场表现非常突出,继6月、10月两次大批量海外订单顺利发运后,11月30日再度向上海冰岚货运有限公司交付20台EV30车型,用于上海地区的货运配送,为上海市的绿色环保再添助力。

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城市内短途运输需求持续大增,具有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新能源物车迎来巨大发展空间,促使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整体向好。此外,政策的推动也是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年4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特别是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轻型物流、通勤车辆方面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的应用。

得益于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发展向好。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售8.3万辆,虽然同比下降6.4%,但其降幅低于新能源乘用车0.8个百分点。2020年1-10月,纯电动物流车累计销量为38666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物流车累计销量为152辆,均为轻卡,吉利远程Re500是主销车型;燃料电池物流车累计销售112辆,以中卡的保温车和冷藏车为主。

纵观今年前10月的各类电动物流车型,微面车型是市场的主流车型,由于微面空间受限,不能满足部分场景需求,市场比重有略微下降的趋势。而从今年5月开始,海狮的销量及市场占比均明显增长,9月最高占比达18.5%。此外,前10月销量中,有龙运GLE850系列、开沃D10等多款海狮车型冲进TOP10榜单。轻卡方面,其作为电动物流车领域的第二大主力,今年以来表现相对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微卡和重卡的销量与日俱增,成了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一大看点。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当日召开的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表示,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预计在2630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40%;乘用车预计销量2170万辆,同比增长7.5%;商用车预计销量460万辆,同比下降10%。

不断加持的政策腕力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处在大发展的重要阶段,新能源商用车迎来发展关键时机。

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会议通过的《规划》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政策支持四个主要方面做出了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并要求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汽车物流作为汽车行业供应链,以及交通领域内的关键环节之一,2020年6月30日,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公共领域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与路径研究》提出了分车型、分城市层级的公共领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该时间表预计,在全国75个重点城市中,公交车和出租车将最晚于2028年退出,而物流车和环卫车将最晚于2032年退出。

2020年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为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随着近半年时间过去,参与下乡活动的车型总销量已经超过18万辆。据商务部消息,新一轮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将持续推出,开拓农村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充电环境的改善,将进一步助力新能源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11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例行吹风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联合启动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在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

多地相继出台了新能源商用车扶持政策。《2020年北京市新能源轻型货车运营激励方案》规定,对符合发放标准的新能源物流车最高激励资金可达7万元;对一次性报废或转出的汽柴油货车并更新为新能源货车20辆(含)以上的企业,在资金激励基础上,叠加给予城区货运通行证奖励。北京市出台该激励方案,旨在促进淘汰或转出北京市汽柴油货车并更新为新能源轻型货车,降低轻型货车的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长沙市大力推广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完成了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加速迈入绿色货运配送新时代。长沙市目前建成区纯电动城市配送车达4251辆。

相关市场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代表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在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下,新能源商用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回暖效应持续显现。在政策逐步稳定且支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新能源商用车逐步被市场认可。

此外,我国城市快递物流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市内短途派送运力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电动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2020年新能源车逐步脱离补贴独立发展。疫情影响只是暂时的”,崔东树表示,新能源专用车市场潜力大,并向中大型化发展。目前,中重卡类的新能源专用车占比较低。随着充电桩项目的加速建设,今后的市场空间更大。

迅猛加码的车企布局

受汽车产业“新四化”趋势及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蓬勃发展等因素影响,各大车企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不断加大布局力度,抢抓市场机遇。

近日,吉利与宜宾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高端轻型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项目。这是双方在整车制造领域的全新合作,将有力推动宜宾加速打造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在今年“双11”之际,江淮汽车向韵达速递交付首批100台新能源商用车帅铃i5。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北京已有近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和近千辆新能源商用车投入市场终端运营。江淮新能源商用车通过迭代研发和平台移植,现已建立帅铃i3、i5、i6三大产品平台,覆盖微卡、轻卡、皮卡、轻客、环卫等系列车型,为邮政、快递、电商等细分市场用车场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本次与韵达速递携手,为共同深度参与绿色智慧物流的发展构建了全新生态,重新定义了新能源物流车的需求方案。

此前,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车基地项目在广东省佛山市开工建设。一汽解放副总经理孔德军表示,南方新能源车基地项目是一汽解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点布局,是贯彻和落实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迎接未来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关键战略。

作为我国重卡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第一国产商用车品牌,一汽解放高度重视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发展。在此前举行的一汽解放2020年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书记胡汉杰表示,公司需要建立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智能网联、新能源等新技术,利用互联网、共享等新模式,联合能源、ETC、金融、保险等新伙伴,形成中国智慧物流的新方案。未来,公司将坚持电动化和低碳化理念,秉承平台化、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原则,聚焦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器,研发灵活的多平台车用架构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清洁高效的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车辆产品组合。

增量空间大增的新能源冷藏车

近年来,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增长势头迅猛,也加快冷藏车等冷链物流基础装备的市场需求。而今,在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动下,以及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和使用,节能环保型的新能源冷藏车开始受到行业的关注。

近年来,凭借生鲜电商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零售模式,冷链行业突破了传统的商超模式,近五年保持了15%-20%的年均复合高增长率。

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说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家与地方出台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对冷链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已经步入快车道。据了解,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就已经突破3000亿元,预测2023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另外,2019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约6.1万亿元,同比增长大约27%。

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冷藏车市场需求扩增。据说,2020年10月冷藏车累计销量61875辆,同比增加30%。

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再加上在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动下,节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新能源冷藏车或将越来越受到冷链运输行业欢迎,也将成为冷链物流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向。

可以预见,冷藏车作为冷链物流行业重要的冷链基础设施装备,特别是零排放,无污染,对空气环境无影响的新能源冷藏车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就目前来看,与整体蓬勃向上发展的新能源专用车市场相比,新能源冷藏车并没有呈现出较好的市场表现力,但我们也要看到,新能源冷藏车应用,将是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国冷链市场需求处在持续快速增长的机遇期,为冷藏车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在节能环保政策的持续施压下,加上国家还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和使用,节能、无污染的新能源冷藏车也将更受行业青睐。

(本文综合证券时报网、电车资源、人民网、仪表网等媒体)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门搜索
精华推荐
金拉霸